可探讨议题(根据对组员需要的了解,讨论的深度和热度,和时间的情况,最终选择讨论其中2-3个问题,):
1、“信心”看不见,如何传遍天下?(v8)彼此的信心如何看见?(v12)
信德是由内在信心发出的相配的选择,态度和行为,所以可以被看见,被见证,被传扬。
2、保罗为何这么想去罗马?
神给他做外邦人的福音使者的职分,这个职分就是他的福音债,欠谁的?欠神的,因为神救了他。作为回应神的爱,他也欠没听过福音的人的。(我并不欠你们什么)
他根据当时局限的世界历史的版图,加上他自己在神为他预备的有限的处境中,罗马是他福音宣教的下一个拓展,同时罗马也会成为西班牙宣教的基地和跳板。
3、属灵的恩赐怎么分?这里的恩赐是指什么?
恩赐包括三类:
—-得坚固:对福音的全备的认识和理解,以及如何如何在世过福音生活智慧(罗12-16章)–彼此的安慰;
—-福音的果子;
—-是属灵的传承,和福音的使命;
如何分恩赐?透过彼此的教导,劝勉和分享。
4、为何保罗也期待自己从“他人的信心”得安慰,而不是直接从神那里?
得安慰,就是心中有软弱,有难过,悲伤,失望等情感,才需要的安慰,因此,保罗也没有忽略自己的需要,但是他选择的的安慰的途径很宝贵和有效,与我们有时候选择的途径不同……
当然,可以直接从神那里领受的呼召和神自己的安慰,但在持续互动的神人关系中,他人的生命被自己的服事祝福,显出效果,也是神对自己服事的明确的认可和使用,因而,是藉着人的信心和肯定,来确认神对自己服事上的悦纳。
5、为何常常恳求,还“或者”照神的旨意,终能得平坦道路……?祷告不是就应该照着神的心意祷告吗?我的心意Vs神的心意;屡次定意,为何仍有阻隔?下决心前没有寻求清楚神的心意吗?
神给方向,人按照神的方向和心意,自己做出自由主动的选择,讨神喜悦,这是神人之间的有机互动;而非神每件事都帮你选择好,命令下达,人执行,那就是机器人,程序化的关系。
讨论之后可能的小结:
1、信心和行为不可分割,内在的信心看不见,但从信心生发和表达出来的行为却能够被人看见,和被人宣扬。
2、使命和呼召带着人运用自己的智慧和知识,视野和工具,主动成就神的旨意,而非被动等候安排
3、从神领受的各样恩赐都值得彼此分享,尤其是对真理的认识和经历的分享,可以坚固彼此的信心,在挣扎、孤单和困难中得安慰
4、祷告寻求神的心意的意思是在神给的方向,心意和原则下,带着神给自己的理性,情感,喜好,对周围世界的观察和理解,做一个合情合理的选择,然后交托神,留意神的带领和阻止,从而不断与神对话,与神同行。而非祷告寻求到神的答案,就一劳永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