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创第一章中,反复出现一个简单却深刻的节奏句:“有晚上,有早晨,这是第—日。”不是“有早晨,有晚上”,而是“有晚上,有早晨”。这不是笔误,也不是偶然,它是那位创造者所设定的节奏。
我们习惯从“白天”开始一天,因为阳光代表清醒、行动、成果;黑夜则常被视为结束、休息、甚至是迷惘与不安。然而,在BB书的创造叙述中,每一天都是从晚上开始。这意味着什么?或许,我们的生命也需要重新排序。
对以色列人来说,日子从黄昏开始。这种独特的时间观,不只是计时方式的不同,更是一种信念的表达:黑暗不是终点,而是起点。换句话说,在你还看不见希望的时候,在你仍在夜色中摸索、仍感疲乏困顿的时候,新的一天,其实已经开始了。
“晚上”常常代表人生中的困顿时刻。那是一段看不清方向的时间,也可能是低谷、等待、失控、被迫停下来的时光。我们不喜欢晚上,我们祈祷早晨快快来临。但创造的节奏似乎在说:正是从晚上开始,新的事物悄悄酝酿,光明不是跳出来的,而是在黑暗中被等候、被生发。
或许你正在一个“晚上的季节”中。工作停滞、人际紧张、身体软弱、心灵失落……但不要太快绝望,因为这不是一切的终点。你的“晚上”不是空白,而是孕育“早晨”的温床。正如种子需要黑暗的泥土,婴孩需要母体的遮蔽,新的一天也从黑暗开始。他~的创造工作,常常是隐密的、沉静的,甚至在我们还未察觉之前就已开始。
这也意味着,当你在夜晚闭上眼睛休息时,那个在创造之初就运行的灵,仍在继续他~的工作。你睡觉,他~却不打盹。你停下手,他~在编织你看不见的早晨。你疲惫、无力、甚至失语,他~却仍在说:“要有光。”
我们人生中许多重要的时刻,其实并非在光天化日之下完成的,而是在那无人知晓的黑夜中——祈祷、等待、流泪、重整、默想、睡眠,都是他~塑造新一天的方式。
所以,不要轻看“晚上”。不要急于从黑暗中逃出。学会在夜里仰望,看见那位从起初就不眠不休的创造者仍然在你生命上运行。~他·~的光,终将来临;而你,也终将迎来属于你的“早晨”。
“有晚上,有早晨,这是新的一天。”
愿你在黑夜中安然入睡,在晨光中重新出发。